集团地址
德阳市千山街三段87号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志着“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共同培养、工学结合岗位成才”得到制度性确立,中国特色学徒制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尽管中国特色学徒制在前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但远未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治理体系尚不健全、学质量框架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学徒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2022年6月以来,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年度重点课题“中国特色学徒制关键问题研究”,对部分高职院校、企业以及省级和地市政府相关情况开展调研,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取得的成效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多元治理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中,地方政府将其看作是学校行为,仅有20家(占比3.6%)参与试点,且以教育主管部门(地市教育局)为主,亟待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协力推进,健全中国特色学徒制多层次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宏观层面要加快建立学徒制专项法律法规,明确治理主体权责利,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统筹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中观层面要加强治理制度设计与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明确新《职教法》规定的有关群团在学徒制治理中的基本职责及治理领域。微观层面要深化治理改革,“在招工即招生”的基础上建立灵活的双向选择机制,允许企业择优录取,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让学徒制既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也能满足学生意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国情的学徒制之路。
二、完善质量框架体系,建立国家标准规范
当前,国家层面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标准尚未出台,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也不够统一,现代学徒制实施质量难以有效测量。要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质量框架体系,明确涵盖学徒制培养全过程的质量内容及标准,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管控研究与实践。加强学徒制项目遴选、设计与实施,规定满足设备、师资、培训计划等前提条件的企业才能由行业协会授权招聘学徒,推动学徒岗位培养标准化。完善学徒制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各方权责利,强化包括代表学徒权益工会组织的有力监督,构建质量纠偏机制。
三、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增强企业参与动力
行业企业是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重要主体,但现有政策在财务税收资产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尚不明确,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没有明显提高,投资动力普遍不足。要加大政策激励,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合作等作为企业资质年审和资质升级审批的重要考核指标,将指导学徒的企业导师纳入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指标,对接收学徒培养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资金补贴,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学徒制培养,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提高培养水平和培养层次,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四、保障学徒法律权益,提高社会认知认可
学徒制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主流模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但我国学徒法律权益还有待保障,学徒制还缺乏社会认同基础,导致学徒参与意愿不强。要推动修订《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学徒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将学生权益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在学徒身份、劳动关系、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保障。打通学徒“中、高、本、硕”纵向培养体系,增强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加强宣传引导,培育“岗位培养=学习”的认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学徒制声誉。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实现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落地之举,是职业教育紧跟产业技术变革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学徒制要在多元治理体系、质量框架体系、政策激励力度以及社会认知认可上持续发力,探索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成长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